學校環境掃描與因應策略
依據學校現況,就「行政效能」、「課程發展」、「教學活化」、「學生學習」及「教師專業發展」等五大面向進行環境掃描分析,再根據結果擬定發展課題和因應策略,並轉成子計畫目標與實施內容。
表1-2學校環境掃描分析表
項目 | 內部 | 外部 |
優勢 Strengths | 劣勢 Weaknesses | 機會 Opportunities | 威脅 Threats |
課程規劃相關行政工作 | - 多數家長認同學校發展願景,大力支持特色課程發展。
- 教務處對課綱精神和內涵掌握良好。
| - 人員編制少,工作負荷量大。
- 班群選課、排課困難,試行時間很有限。
- 各處室間橫向整合仍待加強。
| - 各項計畫等外部資源,提供教師專業社群發展之所需。
- 校長與行政教師積極參與107課綱之研議,有利推動相關課程。
| - 兼職行政教師流動率高,經驗傳承大受考驗。
- 大學考招方式尚未明確,不利學校課程規畫方向之整合。
|
課程發展 | - 本校已試行部分多元選修課程並有優良績效。
- 部分教師課程開發經驗豐富,除高優計畫外還有高瞻計畫、均質化等。
| - 傳統升學名校,部分學科教師缺乏課程發展之經驗與知能。
- 教師課務壓力重,動能不足又或留於單打獨鬥,非常辛苦。
| - 透過教師專業社群的成立,期能讓老師們共備、共享教材,紓解開課壓力。
- 獲得教育部高中優質化、均質化補助,利於推動課程發展。
| - 課綱彈性稍嫌不足,特色課程學分有限。
- 考招方式尚未因應學生多元能力發展而調整,學生課業壓力仍重,難以取得平衡。
|
教學活化 | - 學生對教學活化期待增加,利於推動教師開發課程。
- 教師皆認同以學生為主體來實施課程。
| - 教師教學慣性大,仍然依賴傳統講授。
- 校區小,教學與活動空間不足,限縮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 - 優質化之各項工作坊,有助各校間的交流觀摩。
- 數位行動載具發展逐漸成熟,有助活化教學模式。
| - 考招未定,部分教師仍處於觀望態度。
- 傳統課程進度壓力大,不利教師安排討論新課程。
|
學生學習 | - 升學成果與各項競賽表現佳,學生對學校信心高。
- 學生素質高,升大學學測履創佳績。
- 除普通班外,尚有數理實驗班與體育班,提供學生適性發展。
| - 地處鄉下,學生受外界刺激與競爭較少,容易滿足。
- 學生過於被動,仍依賴傳統系統式教學。
- 學生在課業與社團間較難取得平衡。
| - 本校位於雲林中央,有利學生就近入學。
- 均、優質、高瞻計畫資源引入,建置各項教學設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
- 大學端增加特殊選才管道,有助學生參與各項活動。
| - 部分學生以升學為考量,對多元選修不夠積極。
- 部分家長觀念傳統,亦會影響學生選課意願與動向。
- 城鄉差異大,使學生缺乏提升國際視野之機會與環境。
|
教師專業發展 | - 師資素質高,能依教師專業能力進行教學活動。
- 各科皆有領域時間,有利課程共備或研習安排。
- 全校教師參加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比例逐年增加。
| - 部分科別教師編制人數少,進行多元特色課程開發課務壓力大。
- 部分教師專業社群之發展仍待加強。
- 學科課程發展進度不同,跨領域整合仍有努力空間。
| - 多數教師對自己專業仍有意原進修或學習。
- 高中優質化試行多年,表格與規範愈趨明確,有利教師參與。
-
| - 107課綱勢在必行,教師在學習動能若不提升,將無法因應。
- 部分學科本位或個人主義盛行,仍有待突破。
- 社會與媒體氛圍對教師期待不切實際,影響教師熱情。
|
| | |
重點發展課題 (依據SWOTs分析之綜整結果,提出學校當前最重要的發展課題) | 因應策略 (學校可依據分析結果,思考如何重振基礎、提升優勢、破除限制及找出替代作法) | 對應之子計畫編號與名稱 |
部分科別教師人力吃緊,課務繁重 | 加強跨科/領域教師之社群運作,以共備或協同式教學來減輕教師負擔。 | C計畫 課綱核心小組 |
校區狹小,教學與活動空間較為不足 | - 善用高中優質化、均質化經費,提升校內硬體設備。
- 善用數位行動載具,發展可以突破場館限制,活化課程的教學模式。
| A-1-3電影裡的生命教育 A-2-4智能生活科技應用程式設計 A-2-5飛覽虎尾 A-3-1攀岩 A-4-3在地紮根-國樂特色課程 |
傳統升學型學校,部分教師缺乏教學活化經驗 | - 導入以學生為中心之教學策略。
- 鼓勵校內參與課程發展之教師進行經驗分享。
- 善用高中優質化資源,參訪優質化高中課程發展經驗之典範學校,提升教師課程發展知能。
| B計畫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
部分教師對107課綱缺乏理解 | - 在各教學研究會、工作坊進行107課綱之課程說明,第一時間回應教師相關問題。
- 提升校內行政團隊對107課綱之理解,避免錯誤資訊誤導。
| B計畫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C計畫 課綱核心小組 |
社群運作突破部分固著科目 | - 有賴校長、主任進行反覆溝通與理解。
- 取經他校作法,安排教師前往他校參觀。
- 先組織小型社群,再逐步擴大整合。
| B計畫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C計畫 課綱核心小組 |
多元選修課程先行試跑 | 106年度課程試行,以便修發現問題,修定課程內容。 | A計畫 課程總體發展計畫 B計畫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