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宏觀虎高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本校期勉虎尾高中的學生不僅要有「帶著走」的能力,更要「走出去」,並以身為虎尾高中的一份子為榮。這部分亦符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的C3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要想「走出去」,除了具備學識基礎與良好的語言表達、溝通能力外,更要學會下列兩項精神:尊重多元文化、學習團隊精神與良好國際視野。所謂尊重多元,先從認識地方,尊重地方文化開始,故有「雲深有去處」課程,來幫助學生認識雲林,熟悉虎尾,使之成為虎尾高中學生應具備的能力;再者是學習團隊精神,本校將合唱團、管樂社表現優異,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團隊精神,還能透過校際交流,提升社區對管樂之認識。並讓學生透過活動企劃、團隊合作等多元學習方式學習各項能力,課程呈現多元評量之可能性,故期能擴大辦理;至於良好國際視野,本校除了培養學生第二外語外,更將盡力打造跨國對話空間,透過先前建置的「全功能視訊會議攝影機組」,以網路視訊的方式打破空間上的限制,將與各國姐妹校進行跨國視訊交流,經由跨國互動,不僅落實所學,更幫助學生理解各國文化、尊重多元。
藉由上述課程規畫,期許虎尾高中學生能達到「立足雲林、閱讀台灣、放眼世界、行腳天下」的遠見,以成就「宏觀虎高」。
A-4-1
課程名稱 | 紛爭的解決機制─實務與理論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為了落實法律的生活化、實用化,讓學生及其家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紛爭,可以透過鄉(鎮市)調解委員會調解、仲裁、司法救濟、行政救濟、法律扶助基金會的協助,以及憲法救濟,認識它並學會運用它。 | ||||||
授課對象 | 高二學生 | ||||||
任課老師 | 林敏玲(公民科) | 課程時數 | 每週__1__節,共__1__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修課人數 | __12__〜__40__人 | ||||
學習目標 |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高三選修上冊民法、刑法、行政法、憲法與釋憲制度的銜接 | |||||
橫向 |
| ||||||
教學方法 | ■講授 ■小組討論 ■小組報告 □實作(或實驗) | ||||||
學 習 | ■出席,比例___10___% □紙筆測驗,比例_______% | ||||||
規劃內容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3 | 紛爭的解決機制簡介 | 民事紛爭的解決 | |||||
4-5 | 調解 | 虎尾鎮公所調解委員會參訪、個案解說 | |||||
6-7 | 仲裁 |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秘書簡介其功能與服務,學生提問及教回饋單(註:外聘講師,調課週三兩節連排,任課教師隨班協同教學) | |||||
8-10 | 法律扶助 | 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秘書簡介其功能與服務。 | |||||
11-13 | 法院組織及功能 | 簡介法院組織及功能,旁聽民事刑事庭、參觀少年法庭、強制執行處、地檢署偵查庭、模擬法庭演練 | |||||
14-16 | 憲法救濟 | 同婚議題申請釋憲/簡介民法婚姻及憲法第七條、第二十二條、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觀看憲法法庭辯論題 | |||||
環境與教學設備需求 | □單槍 ■特殊教室需求:__F201______教室 |
A-4-2
課程名稱 | 雲深有去處-走讀虎尾的故事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1.學生能夠認識自己的故鄉、了解過往的歷史,更重要的意義是教導學生:不要被自己的想像能力所侷限住。 | |||||||
授課對象 | 虎尾高中學生 | |||||||
任課老師 | 吳清海、許尤娜(國文科) | 課程時數 | 每週_2__節,共__2__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 | 12〜_24_人 | |||||
學習目標 | 讓歷史成為學生思考的街巷。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賴和的筆下人物、寫作的不朽精神、文學之美的感動 | ||||||
橫向 | 地理科的「走讀雲林」、歷史科日本殖民下的糖業及建築,以及生命教育的認識鄉土及自我認同。 | |||||||
教學方法 | ¢講授 ¢小組討論 ¢小組報告 ¢實作(或實驗) | |||||||
學 習 |
¢其它_小論文或閱讀心得上傳_,比例__10___% | |||||||
規劃內容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 |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 | 走讀「誠品書店」,虎尾「誠品書店」的前世今生 | ||||||
2 |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 | 台灣書店的故事探查和秘密(虎尾厝) | ||||||
3 | 巷弄裡的那家書店 | 小組報告 | ||||||
4 | 故事館裡的故事 | 唐麗芳的堅持。虎尾故事館參訪 | ||||||
5 | 故事館裡的故事 | 他里霧故事館 | ||||||
6 | 故事館裡的故事 | 小組報告 | ||||||
7 | 老手藝過好生活 | 虎尾安溪里剪紙村踏查 | ||||||
8 | 老手藝過好生活 | 楊士毅老師剪紙指導 | ||||||
9 | 老手藝過好生活 | 老手藝中的故事分享 | ||||||
10 | 掌中乾坤 | 虎尾布袋戲館參訪及導覽 | ||||||
11 | 掌中乾坤 | 虎尾霹靂布袋戲館參訪 | ||||||
12 | 掌中乾坤 | 老故事如何新創意─談行銷創意(報告) | ||||||
13 | 蒹葭蒼蒼 | 虎尾溪畔的沈思及美感 | ||||||
14 | 蒹葭蒼蒼 | 「八田櫻花鐵馬道」的流水 | ||||||
15 | 蒹葭蒼蒼 | 三條虎尾溪的故事(報告) | ||||||
16 | 甜滋味下的苦澀──蔗農與文學 | 糖廠、同心家園、鐵橋參訪 | ||||||
17 | 甜滋味下的苦澀──蔗農與文學 | 糖廠與文學 | ||||||
18 | 甜滋味下的苦澀──蔗農與文學 | 甜或苦的文學表徵(報告) |
A-4-3
課程名稱 | 在地紮根-國樂特色課程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1.雲林縣以農業立縣,軟實力之提升,實為本縣發展重點,教育資源相對匱乏之處,期能透過與各校共享資源之方式,提升國樂基礎能力,並透過多元課程之規劃,並成為本校特色課程,提升學生藝術展演之能力。 | |||||||
授課對象 | 本校國樂社學生 | |||||||
任課老師 | 國樂團指導教師群(外聘) | 課程時數 | 每週2節,共__2__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 | 12〜__30__人 | |||||
學習目標 | 1.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1.分部課程:聘請國內優秀之國樂專長教師教授學生專業知識,並提升學生演奏技巧。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一、與大學端連結並跨學科教師之專業社群(虎風雅頌社群): | ||||||
橫向 | 1. 課程主軸為藝術人文領域加深加廣內容,培養學生對音樂與藝術的 感受力,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提供學生多元的音樂與統整藝術之學習經驗。 | |||||||
教學方法 | 體驗式自我導向學習為主(實作或參訪),講授、隨堂討論或網路教學為輔 | |||||||
學 習 | 形成性評量:學習過程紀錄與省思 | |||||||
規劃內容 | 上學期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 | 課程說明 | 研訂學期課程及活動內容與幹部遴選 | ||||||
2 | 分部練習 | 分部樂器練習及合奏演練 | ||||||
3 | 分部練習 | 分部樂器練習及合奏演練 | ||||||
4 | 國樂賞析 | 國樂賞析及合奏演練 | ||||||
5 | 老師指導 | 老師指導及合奏演練 | ||||||
6 | 分部練習 | 分部樂器練習及合奏演練 | ||||||
7 | 分部練習 | 分部樂器練習及合奏演練 | ||||||
8 | 國樂賞析 | 國樂賞析及合奏演練 | ||||||
9 | 老師指導 | 老師指導及合奏演練 | ||||||
10 | 分部練習 | 分部藥器練習及合奏演練 | ||||||
11 | 分部練習 | 分部樂器練習及合奏演練 | ||||||
12 | 國樂賞析 | 國樂賞析及合奏演練 | ||||||
13 | 老師指導 | 老師指導及合奏演練 | ||||||
14 | 分部練習 | 分部樂器練習及合奏演練 | ||||||
15 | 分部練習 | 分部樂器練習及合奏演練 | ||||||
16 | 國樂賞析 | 國樂賞析及合奏演練 | ||||||
17 | 老師指導 | 老師指導及合奏演練及合奏演練 | ||||||
18 | 成果展示 | 社員成果展演及合奏演練 |
A-4-4
課程名稱 | 在地紮根-合唱特色課程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1.本校合唱團屢獲佳績,近期更於105學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榮獲「優等」之肯定,因此透過合唱團的發展,並結合國樂與管樂課程,形成更全面完整的學習體系。 | |||||||
授課對象 | 本校合唱團之學生 | |||||||
任課老師 | 國樂團校內外老師(協同) | 課程時數 | 每週2節,共__2__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 | 60人 | |||||
學習目標 | 1.具備自我管理的能力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1.分部課程:聘請國內優秀之管樂專長教師教授學生專業知識,並提升學生演奏技巧。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一、與大學端連結並跨學科教師之專業社群(虎風雅頌社群): | ||||||
橫向 | 1. 課程主軸為藝術人文領域加深加廣內容,培養學生對音樂與藝術的 感受力,扮演引導者的角色,提供學生多元的音樂與統整藝術之學習經驗。 | |||||||
教學方法 | 體驗式自我導向學習為主(實作或參訪),講授、隨堂討論或網路教學為輔 | |||||||
學 習 | 形成性評量:學習過程紀錄與省思 | |||||||
規劃內容 | 上學期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 | 相見歡 | 分配聲部 | ||||||
2 | 姿勢訓練(一) | 正確的歌唱姿勢/合唱練習 | ||||||
3 | 姿勢訓練(二) | 運用姿勢提高排練效率/合唱練習 | ||||||
4 | 呼吸訓練(一) | 運用正確呼吸/合唱練習 | ||||||
5 | 呼吸訓練(二) | 換氣的一致性/合唱練習 | ||||||
6 | 發聲訓練(一) | 音色的和諧性/合唱練習 | ||||||
7 | 發聲訓練(二) | 和聲的技巧/合唱練習 | ||||||
8 | 詞曲詮釋(一) | 歌詞文本分析與歌曲詮釋技巧(以國語歌曲為例)/練習 | ||||||
9 | 詞曲詮釋(二) | 歌詞文本分析與歌曲詮釋技巧(以台語歌曲為例)/練習 | ||||||
10 | 合唱團的組織訓練方式(一) | 探討合唱團的組織訓練方式/合唱練習 | ||||||
11 | 合唱團的組織訓練方式(二) | 探討合唱團的組織訓練方式/合唱練習 | ||||||
12 | 合唱團的組織訓練方式(三) | 探討合唱團的組織訓練方式/合唱練習 | ||||||
13 | 合唱練習(一) | 自選國語流行歌曲 | ||||||
14 | 合唱練習(二) | 自選國語流行歌曲 | ||||||
15 | 合唱練習(三) | 自選台語流行歌曲 | ||||||
16 | 合唱練習(四) | 自選台語流行歌曲 | ||||||
17 | 合唱練習(五) | 自選大型合唱歌曲 | ||||||
18 | 合唱練習(六) | 自選大型合唱歌曲 |
A-4-5
課程名稱 | 二尖山探索暨環境服務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時間定在高三下學期,由學務處帶領高三已獲大學錄取之學生,實施為期二天的探索,讓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心及團隊精神。藉行走雲林、閱讀臺灣及淨山等志工活動,來感受所處故鄉的大自然美景及人文歷史,並透由實地體驗社區志工服務營隊,提供同學參與社區服務活動,體驗付出即收穫之服務精神。 | |||||
授課對象 | 高三 | |||||
任課老師 | 學務處與學校教官 | 課程時數 | 高三下,二天,共1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 | 預計200人,分20小隊 | |||
學習目標 | 藉由登山環境探索志工服務活動,培養學生耐力與毅力,開拓視野、感受大自然力量,途中配合淨山活動,培養愛護自然、保護環境態度與服務精神,最後攀抵頂峰實施祈福,盼求學業進步,夢想實現。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一)儀典活動:淨山誓師、開訓、祈福、營火儀式等活動。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體適能須合格,另3000公尺成績男生18分鐘內、女生21分鐘內(體育課登錄成績為主),以確保登山時安全無虞並熟悉童軍技能操作、基本野外求生能力訓練、陶冶身心靈、孕育自然美感能力 | ||||
橫向 | 建立團隊精神、擴充人際關係、培養志工服務熱忱 | |||||
教學方法 | ■講授 ■小組討論 □小組報告 ■實作(或實驗) | |||||
學 習 | ■出席,比例___40____% □紙筆測驗,比例_______% | |||||
規劃內容 | 時間 | 學習內容 | ||||
第一日
| 1240學校集合活動說明後出發→1330抵虎尾糖廠鐵橋→1400鐵橋河堤上車→1430抵華山養老院後徒步至華山國小→1510抵華山國小開訓暨環境介紹→1530營地建設→1630野炊→1830營火祈福之夜(才藝之夜)→2100虔敬集會→2130盥洗→2200就寢 | |||||
第二日 | 路線圖如附件1。 | |||||
路線規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