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競合虎高
現今社會,競爭無所不在,除了培養學生具備基本學力外,打造健全體魄與健康內在亦刻不容緩,亦符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的A1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C2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為了發展課綱精神,本校將從三個面向著手,其一是充足的自信心,透過輔導社群進行生涯規劃、性向探索等活動來幫助學生發現潛能,在其長處強化溝通與表達能力,從中獲得成就感,進而強化自信心;其二是強健的體魄,透過體育社群辦理相關訓練課程,如攀岩等,並結合校內重訓器材,精進學生體能;其三是團隊合作能力,除擁有健全內外在身心外,團隊合作與溝通領導的能力更是重要,透過學務處與教官室主導的各項團體活動,如運動會、班際球賽、園遊會、定向教育、登山祈福等活動,讓學生結合上述所學,實際運用,建立同儕互惠、共好觀念,以鞏固凝聚力,打造「競合虎高」。
我們在106學年將試行下列課程:
A-3-1
課程名稱 | 攀 岩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攀爬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讓學生重新喚起身體原始的動能知覺、體驗處在高空中的自我突破、同時伸展身心筋骨增強體能,並在豐富的攀岩活動中學習自我成長與人際互動的真實體驗,為珍貴的高中時期揮灑出健康繽紛的難忘回憶。 | |||||||
授課對象 | 全校學生 | |||||||
任課老師 | 蔡光哲(體育科) | 課程時數 | 每週2節,共2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 | 12〜40人 | |||||
學習目標 | 攀岩是先進國家冒險教育的必修課程之一,攀岩活動可在極安全的情況下滿足兒童天生的攀爬慾望,並且可以自攀岩中學習禮讓、互相尊重、面對挫折與挑戰的勇氣與不屈不饒的精神。使有意學習的學生在運動攀登訓練課程中,嘗試在人工岩牆初步認知頂繩攀登對安全系統認識及防護運用,從自我挑戰中加強信心增加互相信賴,提昇學習興趣和責任承擔。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1.讓學生理解攀爬運動力學原理,提昇攀爬技巧之靈活運用。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學生能有基礎的攀岩運動概念,才能更容易進入此課程。 | ||||||
橫向 | 理解攀爬運動物理力學原理,增強個人學術理論能力。 | |||||||
教學方法 | ■講授 ■小組討論 □小組報告 ■實作(或實驗) | |||||||
學 習 |
| |||||||
規劃內容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 | 攀岩歷史簡介 | 攀岩源起介紹 | ||||||
2 | 攀岩概念和態度 | 建立正確的攀岩概念 | ||||||
3 | 攀岩安全守則 | 學習正確的安全觀念 | ||||||
4 | 攀岩安全守則及口號 | 了解安全守則及口號 | ||||||
5 | 攀岩裝備介紹 | 知道攀岩有哪些相關裝備及運用 | ||||||
6 | 器材認識及保養 | 裝備器材如何保養 | ||||||
7 | 攀岩繩結運用 | 繩結如何運用在攀岩 | ||||||
8 | 評量 | 評量及綜合討論 | ||||||
9 | 熱身及伸展放緩運動 | 避免運動傷害之相關活動 | ||||||
10 | 基礎攀岩技巧 | 綜合實作 | ||||||
11 | 基礎攀岩技巧 | 綜合實作 | ||||||
12 | 頂繩防護系統運作 | 了解頂繩之功能及運用 | ||||||
13 | 岩壁沿繩下降法 | 了解沿繩下降之運用 | ||||||
14 | 保護點及定索點設置 | 學習保護點及定索點之運用 | ||||||
15 | 沿繩上攀法 | 沿繩上攀之相關技巧 | ||||||
16 | 攀岩實際運用 | 期末綜合實作 | ||||||
17 | 攀岩實際運用 | 期末綜合實作 | ||||||
18 | 總結 | 期末成果發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