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優質虎高
本校近年來升學成效卓越,,對學生的語文、數理、藝文能力的培養向來十分重視,亦符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的B1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B2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B3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在107學年前,會針對語文、數理、藝文能力進行加深加廣、多元選修課程的開發,將鼓勵數理社群指導「邏輯推理」課程,透過符號運用及邏輯思考增進學生數理智能與科學探索能力;語文社群發展「閱讀賞析」課程,透過閱讀及生活教育讓學生具體基本的人文與品格素養;藝術社群開發「藝文賞析」課程,透過音樂、美術去陶冶學生的美感教育與藝術涵養。經由上述課程,使虎尾高中的畢業生在進入大學前能具備基礎學業能力與良好品格教育,以達「優質虎高」之願景。
在106學年我們將試下列課程:
A-1-1
課程名稱 | 英文文學-以聖經內容為例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理念: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天、人、物、我的均衡關係中。 | |||||||
授課對象 | 高一 | |||||||
任課老師 | 李純菁、李孟珊、Elsa(英文科) | 課程時數 | 每週1節,共1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 | 12〜____人 | |||||
學習目標 | 引導學生藉由聽讀Bible English與歷史故事詩篇的能力,認識並肯定自己,輔以各式媒材講課、討論、發表,使學生發揮潛能,認識生命意義與本質,尋求生活目標,開創利人利己追求豐盛人生。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課程進行方式:1.英文詩歌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加深加廣學生在英語文化學習上,品格文化素養,思考力與閱讀力、聽力和理解力。 | ||||||
橫向 | 結合歷史故事,音樂引導幫助學生探索自我,同時認識並學習尊重多元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歷史脈絡。 | |||||||
教學方法 | ■講授 ■小組討論 ■小組報告 □實作(或實驗) | |||||||
學 習 | ■出席,比例___60____% □紙筆測驗,比例_______%
| |||||||
規劃內容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 | Introduction know who you are | 破冰活動與課程介紹 | ||||||
2 | A story about Devotion | The Gladys Aylward Story(人護衛戰地孤兒) | ||||||
3 | You Raise ME up | 學習英語文化與素養,同時學習情緒管理與耐挫力。 | ||||||
4 | Use Your Talent Well | 法拉第的故事,討論天份為何,進而增進自我價值感。 | ||||||
5 | “David versus Galian”(以弱敵強) | 介紹名劇: 大衛與歌利亞、歷史典故、樂觀與預備的精神。 | ||||||
6 | (share with other)Five loaves and Two fish(五餅魚) | 分享品格故事,介紹英文諺語:Blessed are the poor in spirit | ||||||
7 | Forgiveness and love (About prayer I) | 全人的世界觀、天、人、地、己的關係中認識自己的位份與享受成長的喜悅。 | ||||||
8 | Forgiveness and love (About prayer II) | 人與人的關係重要。歌曲:The lord’s Prayer | ||||||
9 | Keep pressing forward | 聽美國Pastor Joel 演講:享有living faith媒體資源 | ||||||
10 | Be positive toward yourself | 小組討論,藉由短片黑髯客馬偕到台灣的故事 | ||||||
11 | Develop better relationships | 學生心得分享,藉由學長殷偉的演說文及”Linsanity”影片 | ||||||
12 | From better habits | 設訂學習目標更新,接觸Live ABC叢書 “Learning English with the Bible”,Bible Story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 ||||||
13 | Embrace the place where you are | 「切膚之愛」的英國夫婦(蘭大衛醫師與醫師娘) | ||||||
14 | Develop your inner life | 英聽訓練在Daily bread,介紹Helen keller的故事。 | ||||||
15 | Stay passionate about life |
| ||||||
16 | Good News Is He | 99 short Stories written by W A Miline(毆語出版社) | ||||||
17 | Love Never Fails | 從Bible story了解愛的真諦。Parables Jesus Told: the lost son/the grain/best shepherd.歌曲:No Greater Love | ||||||
18 | Become a Better You | The international bestseller:Become a Better You. |
A-1-2
課程名稱 | 樂讀新世界: 文化生活無國界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本課程著重學生運用閱讀策略之能力,藉由專家小組的方式,讓小組成員間進行討論。教材內容為各國文化、節慶、歷史等面向,每周一主題,閱讀文章之後,各小組討論閱測題目。最後老師針對每題之答題策略進行解析。 | |||||||
授課對象 | 高一 | |||||||
任課老師 | 吳俊穎、黃琪雯(英文科) | 課程時數 | 每週____節,共____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 | 12〜30人 | |||||
學習目標 |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本課程將以各國的文化為主軸,讓英文成為學生認識世界的媒介。同時分析閱讀策略,讓他們能更全面性理解文章內容。
課程內分兩階段訓練溝通表達。其一,組內討論閱讀內容並回答問題。二,各題形成專家小組分享答案,針對答案之異同進行討論。
由於英文教材中之生活時事的接觸面稍嫌不足,因此採用各國特色文化之文章為教材,加深加廣學生對其他國家的了解,進而培養其跨國移動的能力。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本課程的單字以 2500-4500字為範圍,銜接到高二的課程。 | ||||||
橫向 | 文章主題以各國文化和節日為主,增加學生歷史和地理的背景知識。 | |||||||
教學方法 | ■講授 ■小組討論 □小組報告 □實作(或實驗) | |||||||
學 習 | ■出席,比例___40____% ■紙筆測驗,比例___30___%
| |||||||
規劃內容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 | 奧斯卡金像獎(美國) | 奧斯卡金像獎(美國) | ||||||
2 | 愚人節的由來(歐洲) | 愚人節的由來(歐洲) | ||||||
3 | 無國界料理(世界各國) | 無國界料理(世界各國) | ||||||
4 | 南美印加帝國(南美洲) | 南美印加帝國(南美洲) | ||||||
5 | 巨石陣-發人省思的關係(英國) | 巨石陣-發人省思的關係(英國) | ||||||
6 | 塗鴉藝術:從塗鴉到嘻哈(美國) | 塗鴉藝術:從塗鴉到嘻哈(美國) | ||||||
7 | 謎樣女公爵:安納塔西亞(俄羅斯) | 謎樣女公爵:安納塔西亞(俄羅斯) | ||||||
8 | 宮崎駿的動畫世界(日本) | 宮崎駿的動畫世界(日本) | ||||||
9 | 德國啤酒節(德國) | 德國啤酒節(德國) | ||||||
10 | 里約嘉年華(巴西) | 里約嘉年華(巴西) | ||||||
11 | 復活節島(智利) | 復活節島(智利) | ||||||
12 | 奧斯卡金像獎(美國) | 奧斯卡金像獎(美國) | ||||||
13 | 滾乳酪節(英國) | 滾乳酪節(英國) | ||||||
14 | 西班牙蕃茄節(西班牙) | 西班牙蕃茄節(西班牙) | ||||||
15 | 印度彩色節(Holi)(印度) | 印度彩色節(Holi)(印度) | ||||||
16 | 第五十一區(美國) | 第五十一區(美國) | ||||||
17 | 托斯卡尼(義大利) | 托斯卡尼(義大利) | ||||||
18 | 總複習回顧+測驗 | 總複習回顧+測驗 |
A-1-3
課程名稱 | 電影裡的生命教育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以電影做為引導討論的素材,讓學生們去思考平常沒有想過的事情。課程主題聚焦在教育、環保、人生。希望讓學生能在課堂中對這些主題有更深刻的見解,進而對他們的價值觀產生正面影響。 | |||||||
授課對象 | 高一 | |||||||
任課老師 | 黃琪雯(英文科) | 課程時數 | 每週____節,共____學分 | |||||
開課年級 |
| 每班 | 12〜30人 | |||||
學習目標 | 1. 學生能理解電影內容和其希望傳達的概念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此課程選的電影語言以英文為主,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增加學生接觸英文的機會,進而訓練其英文聽力。 | ||||||
橫向 | 藉由電影的多元主題和視角,培養學生同理心。 | |||||||
教學方法 | □講授 ■小組討論 ■小組報告 □實作(或實驗) | |||||||
學 習 | ■出席,比例__30_____% □紙筆測驗,比例_______%
■其它___學習單______,比例___40____% | |||||||
規劃內容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 | 教育 | 妥瑞氏症 電影: <叫我第一名> | ||||||
2 | 教育 | 妥瑞氏症 討論與報告 | ||||||
3 | 教育 | 閱讀障礙 電影: <心中的小星星> | ||||||
4 | 教育 | 閱讀障礙 討論與報告 | ||||||
5 | 教育 | 自閉症 電影: <馬拉松小子> | ||||||
6 | 教育 | 自閉症 討論與報告 | ||||||
7 | 環保 | 全球暖化 紀錄片:<明天過後> | ||||||
8 | 環保 | 全球暖化 討論與報告 (I) | ||||||
9 | 環保 | 全球暖化 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 | ||||||
10 | 環保 | 全球暖化 討論與報告 (II) | ||||||
11 | 環保 | 全球暖化 紀錄片:<洪水來臨前> | ||||||
12 | 環保 | 全球暖化 討論與報告 (III) | ||||||
13 | 人生 | 尊重差異 電影: <動物方程式> | ||||||
14 | 人生 | 尊重差異 討論與報告 | ||||||
15 | 人生 | 寬恕 電影: <大英雄天團> | ||||||
16 | 人生 | 寬恕 討論與報告 | ||||||
17 | 人生 | 認識情緒 電影: <腦筋急轉彎> | ||||||
18 | 人生 | 認識情緒 討論與報告 |
A-1-4
課程名稱 | 台灣美術賞析 | 課程類別 | □校訂必修 ■多元選修 | |||||
課程說明 | 強化學生多元學習,增強學生美術史觀、美術創作、鑑賞能力的提升,且可陶冶美學藝術情操,更能親自創作及心得分享,提升生活品質與涵養。 | |||||||
授課對象 | 對於台灣美術史及台灣美術創作、欣賞有濃厚興趣者為佳。 | |||||||
任課老師 | 蔡光榮老師(歷史科) | 課程時數 | 每週2節,共2學分 | |||||
開課年級 |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 每班 | 12〜30人 | |||||
學習目標 |
| |||||||
與十二年國教課綱對應之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 ■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 |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
課程架構 | 將台灣歷史、美術創作、藝術作品的分析及鑑賞融合討論。 | |||||||
與其他課程 | 縱向 | 與高一台灣史的美術課程內容連結。 | ||||||
橫向 | 學生分組討論作品及自我創作,增強學生對台灣本土美術發展的了解,與提升學生深入探討台灣歷史、美術及日本文化領域學習的關連性。 | |||||||
教學方法 | ■講授 ■小組討論 ■小組報告 ■實作(或實驗) | |||||||
學 習 | ■出席,比例30% ■紙筆測驗,比例20% | |||||||
規劃內容 | 週次 | 單元主題 | 單元學習內容 | |||||
1 | 繪畫概述 | 講述水墨畫、膠彩畫、西洋畫(水彩畫及油畫) | ||||||
2 | 日據時代前的台灣繪畫 | 水墨畫主流及其缺失 | ||||||
3 | 日據時代前期繪畫 | 保守的文人畫時代 | ||||||
4 | 日據時代前期的繪畫組織 | 台展、東洋畫的興起與人文畫的式微 | ||||||
5 | 日據時代後半期的台灣現代美術 | 台灣現代美術的萌芽與發展的時代 | ||||||
6 | 台灣西洋現代美術的播種者 | 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鄉原古統、木下靜涯 | ||||||
7 | 日據時代後半期的台灣代表畫家 | 東洋畫(膠彩畫)、西洋畫(水彩畫、油畫) | ||||||
8 | 台籍畫家 | 李澤藩、倪蔣懷、藍蔭鼎、廖繼春、李梅樹、李石樵、洪瑞麟、陳澄波 | ||||||
9 | 東洋畫畫家的論述 | 林玉山、陳進、郭雪湖 | ||||||
10 | 西洋畫畫家的論述 | 郭柏川、劉啟祥、陳德旺、陳植棋、楊三郎 | ||||||
11 | 六○年代:現代繪畫的崛起 | 歐美文化的衝擊與影響 | ||||||
12 | 東方畫會、五月畫會、畫家及作品 | 劉國松、楊英風、陳其寬、馬白水 | ||||||
13 | 七○年代:關懷鄉土運動 | 鄉土寫實繪畫,肯定自己文化 | ||||||
14 | 七○年代:畫家及作品 | 席德進、廖修平、洪通、朱銘 | ||||||
15 | 八○、九○年代及之後的藝術 | 多元開放的藝術風貌 | ||||||
16 | 台灣當代藝術 | 真正嶄露頭角的歷史變革點 |